林鐸:努力開創黃河流域生態司法保護新局面
甘肅地處西北地區的中心地帶,是黃河、長江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全國兩會期間,記者就如何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加強黃河流域生態司法保護,筑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

全國人大代表 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林鐸
林鐸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我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
甘肅是黃河、長江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黃河全長5464公里,甘肅段長達913公里,黃河60%的水量來自蘭州以上河段。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首次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問題,首次明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治理目標,強調甘肅要負起責任,堅決防止生態惡化,為黃河生態治理保護作出應有貢獻。把黃河治理保護好,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的殷切期望和囑托,也是甘肅必須擔好的政治任務和歷史使命。
近年來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指示和在鄭州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加強生態保護、筑牢生態屏障作為底線性任務,把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甘肅生態文明建設的全局牽引,牢固樹立“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觀念和導向,著力加強區域流域綜合治理、整治重點部位生態問題,使全省生態保護取得明顯成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逐步向縱深推進。
林鐸說,在這一過程中,全省各級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堅持懲治性與恢復性司法理念并舉,統籌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可持續性發展,探索創新環境資源審判執行方式,推進生態環境多元共治,全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提供全方位司法服務和保障。我們高度重視全局謀劃,制定《關于為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保護提供高質量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對依法履行環境資源保護審判職能、提升服務保障黃河生態保護能力水平、構建全面參與共同治理格局作出了系統部署。高度重視載體設置,深入推進環境資源審判體制機制專門化建設,2019年底正式設立蘭州環境資源法庭,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家跨區劃集中管轄環境資源案件的審判法庭之一,進一步打造了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甘肅模式”升級版。高度重視司法實踐,發布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發揮環境資源案件跨地域集中管轄的體制機制優勢,通過依法審理刑事、民事、行政以及公益訴訟案件,落實最嚴格的源頭保護、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2019年以來,共受理黃河流域甘肅段環境資源案件587件,用司法實踐守護了黃河這條母親河。
林鐸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勝之年,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意義重大。全省各級法院要緊緊圍繞中心和大局,堅決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更好擔起服務保障生態安全的政治責任和歷史責任,為使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貢獻力量。要提高站位增強使命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作出的重要指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要求,深刻認識到保護黃河流域生態安全就是保護中華民族的根基和命脈,自覺把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安全擺在突出位置,牢固樹立司法意識,積極履行司法責任,切實展示司法作為,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要履行職責增強實效性,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依法審理各類涉及生態保護的案件,堅決打擊干支流污水直排、地下水污染、侵害水源涵養空間、危害生態治理等違法犯罪行為,用高質量的司法實踐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要探索創新增強適應度,立足環境污染破壞案件特點,順應保護治理現實需要,積極推動建立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環境資源保護行政執法機關之間的工作協調機制,努力探索與黃河上下游省區法院的司法合作路徑,形成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強大合力,不斷開創黃河流域生態司法保護新局面,加快建設“山川秀美”新甘肅。
相關新聞
- 2020-05-25從“法”到“典” ,民法典何以開辟法治新天地?
- 2020-05-22羊毅代表、呼和巴特爾代表、袁愛平委員這樣評價法院工作
- 2020-05-21男子給女友轉賬52萬,分手后追債!女方稱是“愛的贈與”,法院判了
- 2020-05-20520、1314……戀愛期間發的紅包,分手后還能要回嗎?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